林万龙: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
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
林万龙
(中国农业大学,北京 100083)
01
把握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内涵转变
从中华民族进入农业时代开始,关于劳动人民的农耕智慧,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关怀,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。“耕”即从事农业生产,耕田种粮,从物质上保证人的生存;“读”即进行知识学习,文化教育,从精神上修身立德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关于“耕”与“读”之间的关系曾有过不同的看法。孟子所谓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。”“耕”即为劳力,“读”即为“劳心”,孟子强调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,实际上是把“耕”与“读”放到了对立的位置。而«论语»中记载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”批评只读书而脱离生产劳动、缺乏生产知识的人,其实是把“耕”与“读”视为相互贯通、不可或缺的两部分。
中国自古以农立国,强调以农为本、以人为本。古人把“耕读”看成一种修身养性之法,一种知识分子的个人修养,“穷则独善其身”,躬耕自养;“达则兼济天下”,经世致用。随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演进,耕读从一种“耕读传家”的生活方式逐步演化成为一种“耕读并重”的教育理念,成为一种实践与理论并行并重、“耕”与“读”相促相融的教育模式。因为只有深入到生产实践一线,才可能产生实际的劳动体验;只有将生产实践经验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,才能推动生产方式、生产技术、生产手段、生产模式的进步,二者相互促进,缺一不可。
在主编«耕读教育十讲»的过程中,我们经过了反复的讨论,最终将教材的核心确定为“传承与创新”。前五讲的内容围绕中华传统的耕读文化传承,后五讲主要介绍新时代的农业科技创新。这样既立足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,又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脉搏;既传承中国传统农耕文化,又呼唤创新产业技术的时代价值。
在新时代,重拾耕读教育理念,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有效衔接,构建新的耕读文化,是涉农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所在。我们希望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到,新时代的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、新时代的劳动不同于传统劳动。只有理解了新时代的“耕”不同于传统的“耕”,理解了新时代的“耕读”已经不再是传统的“晴耕雨读”,才更有可能真正理解新时代的耕读教育。
02
把握新时代耕读教育
对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
耕读教育具有树德、增智、强体、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,是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的具体表现。耕读教育在德育方面表现为潜移默化的知农爱农价值观塑造;在智育方面表现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带来的理论创新;在体育方面表现为一线生产实践带来的强健体魄;在美育方面表现为发现和欣赏乡村之美、劳动之美;在劳动教育方面表现为带有农业特色的劳动实践。
在新时代,耕读教育对全国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耕读教育离不开农业劳动和乡村生活,这与涉农高校和涉农学科有天然的联系。涉农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,如果不参加一线生产实践,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农业问题和民生问题,更无法做到“解民生之多艰”。因此我们必须把握“耕”与“读”的有机联系,促进“第一课堂”和“第二课堂”的深度融合。一方面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,培育青年学子的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;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内涵的阐释激发,厚植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新时代的耕读教育是服务于新农科建设的,因为新农科的首要涵义和灵魂就是新时代的知农爱农情怀教育。
耕读教育是带有农业特色的劳动教育,是涉农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。我们要通过耕读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、强农兴农的能力和学农为农的行动。无论是涉农学科还是非涉农学科的学生,通过“耕”与“读”的教育和实践,都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,更加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果实,更加深切地唤起知农爱农情怀,这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03
把握新时代耕读教育呼唤的文化氛围
耕读教育实施一年以来,在教育体系建设、课程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,但是耕读教育不等同于开一门课程、编一本教材、做一项劳动,它更呼唤我们的校园和师生形成一种潜在的文化共识,那就是对“三农”问题形成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,产生最深层的共鸣和认同。
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、复杂的工作,不可能由某一个部门、做某一项具体的工作来完成,涉农高校在校园耕读文化建设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我们要想在校园里营造出知农爱农的文化氛围,通过综合性、持续性、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染,来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,还需要全校各学院各部门、全体师生久久为功,通力配合。
来源: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公众号